2008年5月15日 星期四

[摘要]論電視附錄2-3

電視、新聞業、及政治
新聞報導這個場域如何製造以及灌輸一種特殊的政治場域觀點,而這個觀點是來自新聞報導場域的結構,以及這個場域裡記者的特定利益。新聞界最在意的是盡可能的消遣,(127)盡可能避免不刺激、甚至是令人沮喪、而且男處理的政治性主題,專家討論或報導,也越來越讓位給對話者之間的脫口秀沒有意義的聊天節目。(128)記者用觀眾的萁帶來辯護這種煽動式的簡化,其實只是把他們自己的傾向及觀點投射在觀眾身上,特別是害怕無聊(降低收視率),使他們重對抗而輕辯論,(129)在新聞報導場域裡,權利及特權的分配傑構織分散,只使得在少數的資本家旁,發展出一群廣大的次無產階級,這群人因為擔心工作的不穩定性,而被迫進行某種形式的自我審查。新聞報導場域中的競爭效果,時常是最犬如的觀點,因為新聞本身接近完美的連續性,以及快素替換的合於規範說法,所以也沒有人會記得媒體說過什麼,(132-3)所有的這些機制引發了一種去政治化的整體效果,一種去除政治生活魅力的效果,只要看起來令人厭煩時,媒體就會傾向於把注意力轉移到另外一個奇觀之中,到最後只剩下一種荒謬感,因為當事件只剩下當下、其前因後果已經被刪除殆盡。(133)這種去歷史化的觀點,創造了一群外表荒謬最後卻變成彼此相似的觀點,毫無解釋的出現卻毫無解釋之道的消失,(134)我們不了解也不能怎樣的荒謬災難,因此一種歷史的悲觀哲學逐漸蔓延開來。(135)把人民對電視的反諷後設文本訊息反省性的去做第三層甚至是第四層更深入的批判性解讀,當作是一種人民的批判性能力,這一假設實際上是等於陷入了民粹主義式的學院幻象中最倒錯的一種。(136)

再談電視
媒體從業者是活在一種雙重的認知狀態上:一種是讓他們從所掌控的媒體工具中獲得最大利益,一種世代有說教意味卻對自己非常寬容的理論觀點。(138)那些守舊又犬儒的廣播及電視台,一整天所播放的文化工業產品,其特色是結合教會讓人熱淚盈眶的說教,及資產階級消遣美學的保守主義。(145)要等好幾個世紀,司法者、藝術家、作家、學者獲得了相對於政治宗教權利的自主性,並使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中或者是整個社會中獲得成功,這些爭取而來的自由,受到各種威脅,其中包括市場的力量,(146)而最糟糕的「世界化」則需要藝術家、作家及研究者去對抗其對文化對民主最具破壞性的後果。(147)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