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影像社會學::2008(春)::第四組

2008年2月26日 星期二

[書]電影分鏡概論分配摘要範圍

意唐:第一部份 影像化:過程 及 第二部份 連戲風格的元素
宏富:第三部份 工作室
李屹:第四部份 移動的攝影機

※3月14日以前(不包含3/14)把摘要PO到Blog上,謝謝。
張貼者: 影像社會學::2008(春)::第四組 於 晚上11:4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Tags

  • 摘要
  • survey
  • 光和時間的神話
  • 圖像理論
  • 明室
  • 理解視覺文化的方法
  • 紀實攝影
  •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 場記
  • 導演功課
  • 第二媒介時代
  • 視覺工廠
  • 論攝影
  • The Social Definition of Photography
  • 台北故事館
  • 大城市小人物
  • 影像社會學
  • 紀錄片主題
  • 認識媒體
  • 論電視
  • 電影分鏡概論
  • John Berger
  • 紀錄片
  • 觀看的方式
  • 4/20
  • Appearances
  • 光與時間的神話
  • 工作帶內容
  • 摘要 論攝影
  • 早餐店
  • 望彌撒
  • 組員的一天

網誌存檔

  • ▼  2008 (85)
    • ►  5月 (24)
    • ►  4月 (19)
    • ►  3月 (33)
    • ▼  2月 (9)
      • survey(2005年春)保福宮兩部
      • 觀看的方式—1
      • [摘要]2/29觀看的方式3,5,7
      • [摘要]2/29JohnBerger宏富部分
      • 「大城市小人物」心得
      • survey(2006春)早餐店兩部
      • 「大城市小人物」心得
      • 「大城市小人物」心得
      • [書]電影分鏡概論分配摘要範圍

著作人

  • Iris
  • 影像社會學::2008(春)::第四組
  • elek
  • lionlies
  • tedphil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