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摘要]《圖像理論》 1.圖像轉向

1.圖像轉向

「語言學轉向,」在人文科學的其他學科中產生複雜共鳴的一個發展。...社會是一個文本。自然與其他科學再現是「話語」。甚至無意識也是像語言一樣被建構的。(2) 「圖像轉向」...可以把這看作是現象學對想像和視覺經驗的探討...破除「語言為中心」的語言模式[Derrida],把注意力轉向可視的物質的文字蹤跡...話語與「可視」之間、可見與可說之間的分裂[Foucault]...。...我將把圖像轉向的哲學闡述置於Ludwig Wittgenstein的思想當中...。(3) ...Wittgenstein的形象恐懼和語言哲學對視覺再現的普遍焦慮...這種要保護「我們的言語」而抵制「視覺」的需要,就是表明圖像轉向正在發生的一個...信號。...給予圖像轉向以意義的就不是因為我們有了規定文化理論條件的對視覺再現的有力敘述,而是因為圖像構成了跨越廣泛的知識探討領域的一種特別的衝突和不適。...表示其他事物的一個模式或比喻(包括比喻自身),還作為一個未解決的問題,甚至是其自身「科學」的客體,即Panofsky所稱的「圖像學」。(4) ...它[圖像轉向]不是回歸到天真的模仿、拷貝或再現的對應理論,也不是更新的圖像「在場」的形而上學,它反倒是...將其[圖像]看作是視覺、機器、制度、話語、身體和比喻之間複雜的互動。它[圖像轉向]認識到觀看(看、凝視、掃視、觀察實踐、監督以及視覺快感)可能是與各種閱讀形式(破譯、解碼、闡釋等)同樣深刻的一個問題,視覺經驗或「視覺讀寫」可能不能完全用文本的模式來解釋。(7)

Panofsky在論視角的文章中未解決的問題,如在更一般的圖像學方法方面一樣,乃是觀者的問題。...究竟誰是他的歷史的主體模糊不清。Crary的《觀察者的技術》...重蹈了唯心主義的覆轍,其確定無疑的跡象就是它把所有可能的關於觀者的理論和歷史都融入了對一個純粹假設的觀者的片面的非經驗性的敘述之中。(13)

...一些堅持不去的形象和相似性也滲透到這種話語中來,引導其進入總體畫的「世界圖景」和「世界景觀」。處理這個問題的一個方法就是放棄可能控制圖像理解的元語言或話語的概念,探討圖像試圖再現自身的方式...。...我想要回顧我在《圖像學》中提出的兩個基本主張。首先,重構圖像學的關鍵步驟是放棄建立一門科學理論的希望...這個步驟使圖像學遠遠超過了語言和視覺藝術的比較研究,而進入了把人類主體作為由語言和圖像構成的一個存在者的基本建構。(15) ...另一個關鍵步驟是我所建議的與意識形態話語進行批評對話。

高級層面的感知對低級層面的「控制」即刻暗示了抵制的可能性...。在Panofsky的圖像學中,「圖像」被徹底地融入了「數學語言」之中,這種語言被理解為修辭的、文學的甚或...科學的話語。(18-9) 批判圖像學當然會注意到的一件事就是圖像對數學語言的抵制。形象與文本的這種他性或變異不僅是類似結構的問題...這種變異的條件是通過現象學的反思、尤其是言說的自我與被看見的他者之間的關係來表達的。(19)

圖像學自以為是意識形態...用「有機統一」和「綜合性直覺」抹去衝突和差異的同質化話語。意識形態自以為是圖像學,一門假定的科學,而不僅僅是科學的客體。它只通過重新認識和承認其...作為「思想科學」的起源而發現了這一點,在這種「思想的科學」中,「思想」被解作形象...。...不單是讓圖像學具有意識形態的或自我批評的意識,而是要讓意識形態批判具有圖像的意識。意識形態批判不可能作為超方法而簡單地進入關於形象的討論,關於文本—形象差異的討論。它干涉,而自身也屈服於其客體的干涉。(21)

...讓我們回歸犯罪的場景...所謂的全景監視和對客體/他者(個體或形象)的掌控,就是伸嵌於這些場景之中的「犯罪」。要「看到」犯罪,我們需要把這些比喻從舞台上清除出去,檢查這個舞台本身,檢查這個視覺和認識空間,也就是使的這些比喻得以出現的基礎。(21-2)

作為意識形態與圖像學之間紐帶,認可的極端重要性在於它把兩們「科學」從認識論的「認知場」(主體對客體的認識)轉向了倫理的、政治的和詮釋的場(屬民對屬民的認識,甚或主體對主體的認識)。判斷的範疇從認知的條件轉向了再認知的條件,從認識論的知識範疇轉向了「承認」這樣的社會範疇。(25)

問題與擬答
1.為什麼語言學有轉向圖像學之必要?
擬答:因為語言認識的方式與圖像認識的方式不同,前者是線性的,後者是整體的。再者,語言學認為語言反映了無意識的結構,但學者憑甚麼能夠指認出這些結構呢?這是作者為什麼要處理iconology對ideology的理由,他認為兩者可以互為補充,例如前者可以提醒後者:提出理論者(一個觀察者)一定也佔據某個視角,不可能超然於那個「犯罪的場景」。

沒有留言: